福州行,“爱民爱军”的光荣传统已在荣成深入人心,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日期:2023-07-10 17:49:14 / 人气:186

——福州行,军民鱼水情(国防视线,新时代双拥故事⑤)本报记者金正波盛夏,福建福州梅峰山公园,绿树环绕,满目苍翠。在公园的一部分,有一个全天开放的“双拥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步入主题公园,一面石墙映入眼帘,《军民形势七法》上书:“捧云鹤洗碧蓝,福建山水新。小梅在吐金梅,老榕先忧碧玉。你控制南风冬天很暖和,我在东海附近也有同样的感觉。难得庆城爱吾民吾军。”岁月的指针指向1991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以《军政七法》诗祝贺。爬上楼梯,“双拥雕塑”、巴民开国将领印章墙、“八·一七”纪念园等展区,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解放和建设福州的光辉历程。无论是驻蓉部队新兵的连队,退伍老兵的退伍,还是机关单位开展的党日活动,他们都经常来这里回顾峥嵘岁月,延续红色血脉。福建的山是灰色的,福建的水是广阔的。30多年来,福州广大军民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在忠诚履行使命中继续奋斗奋进。如今,“爱民爱军”的光荣传统已在荣成深入人心,军民共进退的动人场景随处可见,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军队的事情要特别处理,马上办,办好."在福州鼓楼区,一条交通大动脉穿城而过,车流如梭,人流如织。道路两旁,商业建筑林立,沿途驻蓉军队众多。在当地,市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拥军路”,承载着几十年的军民鱼水。故事开始于3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城市的边缘。随着该地区居民区的不断扩大,车辆流量急剧增加,宽度只有5米的道路成为了卡脖子路段。由于年久失修,路边的排水沟经常有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令人难受。”鼓楼区退伍军人事务局局长田德强说,那些年,改扩建需要大量资金。经过多方协调研究讨论,决定军民共建。1990年7月30日晚,福州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将铜盘路拓宽至23.5米,中间留绿化带,全水泥路面。据统计,沿途需要拆除8000平方米的各类建筑,为3万平方米的土地腾出空间。修建铜盘路花了10万个工日,全部由军警民义务劳动完成。“8月8日,2000多名官兵、民兵和1000多名机关干部来到铜盘路义务劳动,拉开了铜盘路轰轰烈烈建设的序幕。”当年挥汗如雨、浴血奋战的场景,很多福州市民记忆犹新:2000多米长的工地上,人头攒动。路边的排洪沟里,淤泥有七八十厘米厚,最深处厚达两米。数百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排好队,铲上车。烈日当空,尘土飞扬,所有人都完全无视,浑身是泥和汗水。如今双向六车道的铜板路,直、平、宽,既方便了市民,又保证了驻蓉部队的顺利护航。军民共建铜盘路的故事在八闽大地流传,成为荣成军民并肩前进的生动见证。“部队的事情要特事特办,马上办,办好。”福州市双拥办主任、退伍军人事务局局长说,改善驻蓉部队营区条件,支持训练场馆建设,服务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福州一直把支持部队改革建设、训练备战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担当,把解决部队官兵的困难作为自己的困难。“没想到转学后这么快就住进了新房!”2016年8月初,东部战区陆军异地调入的120名机关干部搬进了福州公租房“双湖新城”小区。房间内水、电、气等硬件设施齐全,解决了官兵的燃眉之急。东部战区陆军机关成立之初,营房基础设施薄弱,公寓房数量不足,特别是异地转业的机关干部家属参军、子女转学后,住房紧张问题突出。福州市主动协商沟通,专门努力加快工作进度,督促施工单位全力以赴缩短工期,终于提前5个月把房子钥匙交给了部队机关干部。近年来,福州紧盯部队打仗和改革的迫切需要,千方百计为部队特别是驻地部队办实事、解难事——召开军民协调会1270余次,协调解决军营水电设施改造、高压线搬迁等问题670余个;在地方安置房紧张的情况下,已提供365套公租房作为部队官兵周转房;为支撑部队战斗力提升,解决部队训练场地不足等瓶颈问题,采取土地置换、军地融合等措施,快速推进驻闽部队某训练场建设;为进一步做好优抚工作,我们启动了市光荣院新院项目...发展中不忘拥军,平时不忘战时。福州紧扣练兵备战服务,积极关心支持军队建设,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有力推动福州“双拥”高质量发展。“在家里办一所让军人放心的优质学校”“升国旗,奏国歌!”春节期间,一场跨越千里的“一起升国旗”活动成功举行。一端是雪域高原,西部战区陆军某部官兵整齐列队,庄严向国旗敬礼;在祖国东南角的一端,福州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潘通中心小学)的学生戴着红领巾,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冉冉升起。山海相隔,军民一心。凝视着同一面国旗,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庞与军人刚毅的脸庞交织在一起,心中涌动着同样的家国情怀。“军人为大家离开家庭,站在祖国的边疆向你们致敬。”“解放军飞檐戴月,攀冰卧雪,守护和平安宁。”“我是一个军娃,长大后决心追随父母的脚步。”...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几句祝福的话,温暖了寒风凛冽的边疆官兵的心。“广大官兵坚守岗位,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林彤深情地说,“一起升国旗”活动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勇气和担当,激励他们努力做新时代尊兵爱国防的好少年。鼓楼第二实验小学,原名福州军区直属机关干部子弟小学,位于驻蓉部队集中的铜盘路。“军人放弃家庭,照顾每一个人,为保卫国家而举行战争。家庭就业和子女入学是军人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林桐说,“学校积极接纳符合教学条件的军人家庭来校任教,为军人子女入学开辟‘绿色通道’,办好让军人安心的‘家门口’优质学校。”学校目前有7名军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军人子女281人,占学生总数的15.3%。“学校给我们情感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事业上的支持,让我们感到温暖。”鼓楼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李岩说:“作为军人家属,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教学,关心学生,争取进步,并在工作中做出榜样。”近年来,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持续与东部战区陆军、福建省军区、武警福建总队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荣获“国防教育示范校”称号,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让军人子女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师魂体现军魂。福州坚持“双拥”与教育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红色基因,涌现教育拥军先进个人。“最美拥军优属”、原潘通中学校长曾树煌,为三尺讲台奉献了一生。他是保护学生快乐成长的“贴心人”,是陪伴老师快乐教学的“贴心人”。她常说:“要培养军人子女,照顾好部队家属,开展国防教育。”“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抚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原校长杨建华不仅关注军人子女入学问题,还关注他们在学校的健康成长。他经常和军人子女交流,帮助他们做作业,倾听他们的心声。将未就业随军家属的就业纳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体系统筹解决;在实现军人子女优待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实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军人家庭集中居住的社区率先成立两个教育集团;等一下。“失业随军家属津贴提高到每月700元,并及时发放。”“孩子在家就能享受优质教育”……从外地调到福州的部队官兵激动地说。”我把居民当成我的家乡,把居民当成我的亲人。“福建连江,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特殊,使连江因海而兴,成为军事要地。军民是一家人,根叶相连。在廉江人的记忆里,驻地部队特别亲。”上世纪90年代,在驻军的帮助下,虎山村800多名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一起参与,为会泽附近的村子修建了一条溪坝。“在连江县丹阳镇湖山村的大坝附近,湖山村原村支书林长东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修建历史。如今,这座刻有军民鱼水情的大坝继续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两岸的茭白、水稻等农作物茁壮成长。连江县每年夏季雨季长,雨量多,台风洪水频繁。驻连部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总是在第一时间奔赴灾难的最前沿、最前线。2014年,连江县潘渡镇西李村抗洪救灾的场景,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由于持续暴雨,沙石很多,形成了堰塞湖。连队二三百名驻军背着背包、乘着冲锋舟来到西李村,连续奋战两三个月,疏导群众、泄洪、疏通淤泥。”他们白天救人,晚上睡行军床。我们很感动。”村民们说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常驻官兵。”我把驻地当故乡,把驻地人当亲人。“驻蓉部队官兵如此说,更是如此。距离福州永泰县城17公里,有一所“八一爱民学校”——葛岭中学。2016年以前,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生旱季用水困难,教学质量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改变是从武警福州支队和学校对口开展助学兴教活动开始的。”修建了八一图书馆,修缮了寄宿生宿舍,为学校安装了空调、多媒体电教设备和自来水供应系统,还修建了一个小型足球场。“葛岭中学校长卢金林掰着手指数着这些年的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教得更舒心,学生学得更放心,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变化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引导上。由福州武警支队援建的国防教育博物馆是学生们课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卢金林说:“支队官兵受聘担任学校国防教育课外辅导员,定期给师生讲党史军史,讲励志故事。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历史,让学生们感受到强大的军队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更懂得了为谁读书,怎样做人。“军民携手温暖同行。武警福州支队政委赵勇说,该支队按照“地方所需、人民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科学规划,主动作为,积极打造“八一爱民学校”葛岭中学,与永泰县葛岭镇浦边村结对子,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留在一个地方,对一方有利。驻蓉部队深入人民群众,自觉践行人民军队宗旨,身先士卒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当好支援经济社会建设的助手,献上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和温暖人心的感人事迹,有力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一个有着拥军、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的国家,拥军爱民,这不仅是深厚的阔步新时代,军民携手前行,荣成双拥新篇章正在书写。(人民日报)[责任编辑:田伯群]

作者:杏鑫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鑫娱乐 版权所有